当前位置:首页 > 千帆杂谈 > 正文内容

和祖国在一起,余生共庆

千帆6年前 (2019-06-11)千帆杂谈6024

  终于修成正果,明天就是整整四十周岁啦。吃饭时跟儿子聊天:话说四十年前的明天凌晨三四点 ,一位大神即将降临人世(语言错乱、语法混乱、语句杂乱,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时辰,瞎说一通)。说着说着两个人傻乎乎的互相笑起来了,可惜老婆在外面参加活动,不能一起陪笑啊。其实嘛,也是希望自己能健康快乐的迎接下一个四十年,不容易啊,不容易啊。哈哈哈,聊天专用重复三字组合,这里必须顶一下的!

 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发现自己是个很感性的人,年纪越长,越是明显。每一个点点滴滴都似乎会融入情感,小到一举止一句话,大到工作业务和关键决定,脑子里的想法都在支配着自己的言表行动。想得多了,走得的确是稳了,自然步伐也就慢人一拍,所以四十年来,无大起大落,也无惊天动地,无排山倒海之势,也无功成名就之急,平淡惯了,也就真的成了习惯。话说,专业点表述应该是心态,我向来是把习惯和心态混为一谈的。因为我的习惯就是我的心态,只想努力对得起自己的真实内心,无怨无悔,也就够了。但,好多未涉及未顾及的遗憾,也甚是突兀,的的确确是缺了不少角角落落,只提一事,便足矣惭愧:到今天未能实现做出一桌美菜佳肴,为父母尽一点点孝道,为妻儿做一点点榜样!这是我第二个四十年之A计划,必须完成!

  虽只是刚满周岁,别笑,别笑,我这四十也是周岁嘛。有时会在卫生间对着镜子发呆一会,因为看到的是大半篇幅的零散白发,所以必须发个呆,思考一下人生嘛。其实我这白发,大多也是因为睡眠不好的原因,因为老小区的上下住户,几乎没消停过,就我这偏偏最爱享受安静的习惯,怎么得也会被消耗了二三个小时听噪音。当然,也已经习惯了!凌晨对我来说才是入睡的最佳节点,可惜我还是害了你:我的身体,惭愧惭愧,致歉致歉!

  这些年最敬畏的还是健康,如今的时代,衣食住行,各行各业,鄙人无法苟同,特别是那些奸商的行为,自私无聊至极,只因利欲熏心,过于摧残,实至臭名可归。我听不来亲朋好友,甚至是并非熟人的病与患事,听着总会难受好一阵子,可惜我无能为力,回天乏术无缘。只惟叹息,只惟悲悯,只惟抱憾!还是希望所有能看到我这几行字的你,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多关注一下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也许你可以做得更多,变得更好!

  跟数据一直在打交道。一晃居然也整整工作十八年了,尽过很多力,也规划过很多,只是夭折的较多,健硕的颇少。还算是有一点点收获吧,所以在这个人生的半道中点,我还是依顺自己的内心,去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去兑现自己当年咬文嚼字般拼凑出的这一句:努力为一小部分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点点帮助。

  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活在当下,交织情与感,缘于生活,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。向太白谪仙借用这二行字,或许也可以一抒此时此刻此景此念!盯着电脑打字还真不如您当年仰天长叹,诵出千古诗词,把酒当歌,人生几何!

  和祖国在一起,祖国的怀抱温暖如初,继续着平安忙碌;和祖国在一起,黄河源起啊长江逶迤,你的生日祝福在笑容里;和祖国在一起,平凡如我啊非凡是你,为了你我要做更好的自己,更好的自己!恰逢伟大的祖国七十周年华诞,引用了《和祖国在一起》的歌词(正好老婆回来,清唱此歌提前祝福我的生日!),更是感慨万千。国与国,家与家,人与人,世界是如此之大,我是如此之渺小,但亦可尽绵薄之力,不耻今生!

原文链接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千帆生活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513qh.com/?id=32

分享给朋友:

“和祖国在一起,余生共庆” 的相关文章

毕业季,读青春,几多酸甜苦辣

  每每这个季节,都有着让人期待,又感伤的风味,吹过来,荡漾心胸,骄傲的说声:我们毕业啦!吹过去,挠人心菲,默默低语:我们不说再见!  拥抱青春,终究会有别去的一刻!时代已经赋予了这一代人最积极活跃的细胞,网络信息,分钟级的信息发布,单纯影像的记录方式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看不起眼的标志罢了,更多的互动和...

《我不是药神》:命运、健康、祈福

  这下面用引号标注的是一篇六年半前的日志,闲暇时翻看到,没有打理任何一个字,放在这里,温和的过滤了一下情绪,慢慢读起来。《我不是药神》的上映也许是我重读日志的原因之一,的确可以思考很多,也会联想篇篇。  “刚刚和爱人联系了一下,得知岳母的病可能已经恶化,癌细胞已经开始破坏内脏器官了,禁不住泪水又流...

通州微公益——有人说

  在您需要我们提供一点点帮助的时候,可以随时联系我们!【即时电话反馈:昨日急发寻人信息中的老人已找回,感谢大家的关注与转发!】  有人说,微公益,芝麻点大的事,称得上公益?  有人说,做公益,闲着没事,是悠乐着闷慌吗?  有人说,谈公益,捐钱捐物,有大贡献才够格?  有人说,爱公益,一举一动,从点...

始于惶恐

  已经在楼下等着儿子上车去学校,居然过了迟到的时间点,他还没有下来,我知道出状况了。 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有各种各样的理由,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制造一次惶恐而矣。  我也是无语,因为是自己的孩子,有点护犊,所以可以有足够的理解和忍耐,有时,也忍不住的自责和上火,只是习惯了这种人生变换莫测的伎俩...

“行”——不走寻常路

  话说这衣食住行,必是缺一不可,有几个小镜头,凑合着,就写点东西,且再谈一回“行”字吧。因为除了比较宅窝的人,我们都必有至少一日两行,有甚者,来回奔波,不下数趟,具体原由,无须探个究竟,此为常态,即是自然。所以谈“行”,如拉家常,不需要娓娓道来,只要揪上几个镜头,足够写上几百字,字似千金,亦如粪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