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千帆杂谈 > 正文内容

断骨与订单

千帆6个月前 (04-11)千帆杂谈2260

  母亲让了路,自己却摔成了粉碎性骨折。那些被让行的人早已杳无踪迹,连扶一把的恻隐之心都不曾施舍。我知道,母亲只能独自吞咽这苦果,还要强忍着不叫儿女担忧。

1.png

  保守治疗宣告失败,我们匆匆转往附院。住院手续倒是办得顺利,年轻的主治医师在电话里向同事交代:"来了个病人,六七十了,也差不多了,可以换个骨头。"那语气轻松得像在谈论一桩买卖,仿佛人的骨肉不过是货架上的商品,能成交便好。

2.png

  斟酌再三,我们决定转院。出院手续却成了难题,前后折腾了两三个小时。手续想必是极繁琐的,我们只能干等。直到晚上九点多,这笔"订单"才算完成。幸而街边的馄饨摊尚未收摊,又做成了一单生意。

3.png

  归家后,我忽然想写点什么。老百姓求医问药,眼前常是黑茫茫一片,不知会遇见怎样的人,被当作怎样的"订单"。我的儿子也在学医。我不愿他沦为只认订单的医匠,惟愿他真能体恤百姓疾苦,以仁心施仁术。

4.png

  这世上的订单太多,而愿意俯身搀扶跌倒者的手,实在太少。

5.png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千帆生活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513qh.com/?id=202

分享给朋友:

“断骨与订单” 的相关文章

《我不是药神》:命运、健康、祈福

  这下面用引号标注的是一篇六年半前的日志,闲暇时翻看到,没有打理任何一个字,放在这里,温和的过滤了一下情绪,慢慢读起来。《我不是药神》的上映也许是我重读日志的原因之一,的确可以思考很多,也会联想篇篇。  “刚刚和爱人联系了一下,得知岳母的病可能已经恶化,癌细胞已经开始破坏内脏器官了,禁不住泪水又流...

“行”——不走寻常路

  话说这衣食住行,必是缺一不可,有几个小镜头,凑合着,就写点东西,且再谈一回“行”字吧。因为除了比较宅窝的人,我们都必有至少一日两行,有甚者,来回奔波,不下数趟,具体原由,无须探个究竟,此为常态,即是自然。所以谈“行”,如拉家常,不需要娓娓道来,只要揪上几个镜头,足够写上几百字,字似千金,亦如粪土...

生日快乐

  没专门写过一篇文章,是为了她!  这些年写了N篇文章(按理不能算是文章,属于日记、杂谈类),有的发了日志,有的投了稿,有的自己收藏了,有的被自己删除了,也从来没有认真记录过。一直到了重新利用Z-BLOG配置好了这个文章管理系统,才算真的开始在恢复一些记忆,把能找到的、写过的、说过的、发布过的,都...

超短KU

  标题用了一个拼音,乍一看,KU像是:裤,连起来,成了“超短裤”,其实不然,只是谐音,故意往“哭”/“苦”字上靠的,所谓“超短”,因为本文不会太长庸!  居然能套用“哭”/“苦”音,其实是一种有点类似苦不堪言的感觉,因为今天办理一事,花一天时间,左等右盼,二位领导,四个部门、六个位置,八个办公室,...

二个一百

  论学习,数学还是算我的强项,所以我根据标题算出了结果:二个一百,加起来等于两百!要是再提前50天写这篇内容,肯定成了很多人口中的习惯,典型的“二百五”,哈哈哈!写点东西,先自个儿娱乐一番,然后沉下心来,也似人生起浮,总是独有一腔格调。我粗略算了一下,已经差不多我的思想存在了一万六千二百六十四天,...

精神内耗

  写这样一篇文章,是需要勇气的,因为“精神内耗”也是一种“病”,中规中矩的说不是病,却也与病相似,所以有“病”会成为一种常态,不只是哪一个人,可能是不少人,我也徘徊过。  精神与神经,一字同一字异,音相同序有异,所以我喜欢把这“精神病”与“神经病”混为一谈,学识有限,估计问天之前还未必能解释清楚,...